中国海绵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
[所属分类:技术天地] [发布时间:2019-3-25] [发布人:admin] [阅读次数:] [
返回]
海绵起源于20世纪初的英、美、德等国家,在逐步发展中工艺逐渐成熟,因其具有抗腐蚀、耐高温,强度高、表面精美、百分之百可回收等无与伦比的良好性能,被广泛应用于建筑、交通、能源、石化、环保、城市景观、医疗、餐饮等各个领域,逐渐被人们所接受,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。
一、中国海绵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
我国海绵产业发展进步较晚,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,我国海绵的需求主要是以工业和国防尖端使用为主。改革开放后,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,拉动了海绵的需求。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,我国海绵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,海绵需求的增速远高于全球水平。
1990年以来,全球海绵表观消费量以年均6%的速度增长,而九十年代的十年间,我国海绵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7.73%,是世界年均增长率的2.9倍。进入二十一世纪,我国海绵产业高速增长。2000年—2004年,我国海绵消费量从188万吨增长到447万吨,增加了2.3倍,年平均增长率在27%以上。其中,2001年,我国海绵表观消费量达到225万吨,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海绵消费大国。同时,海绵进口也大幅度增加。1998年,我国海绵进口100万吨,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绵进口国。2004年与1998年比,海绵进口增长幅度年均达到27.14%。预计2005年,中国海绵表观消费量将达到500万吨,进口仍将保持在300万吨左右。
伴随着海绵市场的快速发展,我国海绵产量也结束了长期徘徊的局面,实现了高速增长。我国海绵产量从2000年的46万吨增长到2004年的236万吨,年平均增长率在82.6%,占国内市场需求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24.47%提高到2004年的52.80%。而同期,世界海绵产量则仅以6%左右的速度增长。
从九十年代后期起,我国太钢、宝钢以及宝新、张浦等国有和合资企业通过引进和技术改造,先后建成了一系列海绵生产线,海绵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海绵生产初具规模。海绵品种结构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,海绵产品质量迅速提高。特别是国内海绵冷轧板增长迅速,2003年,国内冷轧板产量达到170万吨,首次超过进口量,自给率达到66%;2004年,国内冷轧板产量达到200万吨,自给率达到70%以上。从2004年底到2005年底,国内冷轧海绵产能将增加约150万吨,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。到2007年,我国将成为海绵的净出口国。
从总体上看,我国海绵正在经历由规模小、水平低、品种单一、严重不能满足需求到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、品种质量显著提高和初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深刻转变,海绵需求将逐步实现自给。